「少年維特的煩惱」--漫談現代的親子教養  (杏語心靈診所 治療師 呂佳珍)

 

 

     診療室,有一位父親心急如焚的走進診間,向治療師抱怨甫入青春期兒子奇特的行為。進了青春期,少年先是不太願意和家人分享心事,與父母很有距離,年幼的弟弟妹妹想找他玩,他也置之不理,和母親常有衝突,更嚴重的是,開始長時間上網,對異性的衣物有興趣。父親焦慮地尋求幫助,希望治療師能和他的兒子談談。

 

     另一幕診間的場景: 治療師面對面和少年晤談,少年從第一次表情警戒,只回答說是和不是, 一直到到第二次、第三次會談,開始願意分享內心的世界,少年喜歡玩飛機,未來很想當機師,但卻不喜歡閱讀,對目前的學科都沒什麼興趣,長期在高度以升學為導向的學校就讀,每天從早到晚不是讀書還是讀書,也沒什麼課餘時間。少年天性安靜,喜歡獨處,朋友很少,也不愛社交, 不喜歡緊湊又壓力大的生活,加上父母對他課業的期待及碎念,學校師長對未達到期待之懲罰壓力,在壓力無處排遣的情況下,就利用偶爾幾次的上網瀏覽異性衣物來紓壓….

 

     當進入到親子會談中,可以看見父親一直矢口否認孩子確實是有壓力的。以父親的角度而言,孩子怎麼會有壓力,有課業上的壓力也應該自己想辦法去調適才對,然而另一方,兒子卻沉默了。只要父親或母親有一方在現場,少年就閉口不言……

 

      在長達8-10次深入的晤談中,當治療師問到,是從什麼時候起開始不想和父母談心事,少年先沉默了一下,之後才說出大約是國小低年級時,當有一次在學校受了同學的委屈,孩子回家告訴媽媽,不但沒有得到想要的安慰和支持引導,反倒被媽媽臭罵一頓:「是你自己不乖,先去弄別人的,還敢回來講」

就是這句話,將原本信任的親子關係拉向深淵般的鴻溝。

 

     少年在接受諮商的十次會談間,因在諮商關係中得到了理解及適當的引導,一直到如今已經完全戒斷了看、收集異性衣物的慾念;開始對可愛年幼的弟弟、妹妹有反應,也會和他們友善互動;甚至透過親子會談,與父母共同協商找出幫助少年重新擬定方向目標的替代性治療。目前少年漸入佳境,也逐漸開始有動機學習,及閱讀。父親也接受治療師的建議,開始陪伴孩子一起做很多事,重新建立閱讀及運動的習慣,父親也願意為兒子訂購兒子喜歡閱讀的雜誌。

 

    這可能是天天在上演的劇情,可悲的是它極可能發生在大街小巷、巷弄之間,可是,以親職的立場,父母會認為:「我只是在管教我的孩子,有什麼不對呢?我是為他好,他本來就有不對,我是在教他。」是的,俗話說:「天下無不是的父母」,身為諮商從業人員,也身為兩個孩子的母親,我知道這種愛之深,責之切的感受,那種望子成龍,望女成鳳的心情。但是,結局呢? 這樣的方式,這樣的結果,又是天下父母親希望預見的嗎? 在診療室,在學校團體中,看到太多太多例子,真的很希望,是不是有那麼一套教養方法,例如: 正向管教教養模式、威信型教養方法,耕心文教推出的父母學堂….等等,可以協助父母不一樣的教養方法,又可以拉近親子間早就疏離的關係。真的是衷心祝福台灣的親子關係能轉變,父母的心能轉向兒女,兒女的心也能轉向父母。

 

    具體的來說,以剛剛的例子,會建議父母該怎麼做呢? 尤其是對漸行漸遠的青少年孩子:

 

     盡量以說理代替管教和懲罰。父母親可以態度堅定,言語柔和,在很多生活常規上,明確的訂出界限。例如: 哪些行為是絕對不被容許的,零用錢的自主權線到哪裡,每天回家最晚時間是什麼….等等。因為青少年慢慢開始會希望有自己的空間、時間分配的觀念,也會越來越重視自己的隱私權,試著慢慢接受,這孩子和以前不一樣了,尊重他所需要的空間和時間,不要去打擾他,積極的釋放出善意和給予他足夠的自由度,但仍然得適當的監控他所做的事情,例如:上網的時間,使用智慧型手機的權限,使用金錢的方式,對待異性的禮貌及界線。

 

    保持每天和孩子暢然溝通的關係,當孩子願意和您談心理的事情時,存著感恩的心,並把握這段時光,試著多傾聽,少打斷,多鼓勵,少論斷的方式促進溝通的流暢,因為,即使你的孩子真的有錯 一百次,即使他有一次是真的被冤枉,也要站在他這邊,支持他。這時候,「家庭」就好像他的堡壘、和盾牌,應該四面圍繞她/他,給他足夠的安全感,站在他這一邊,他才會有動力做改變。如此,先接納、理解和同理的方式再來引導他走向正途,親子關係不但不會破裂,也達到了教導的目的,豈不是一舉兩得呢 !

 

    但是,如果目前關係不佳呢?先別急著責罵他,以漸進式的方式和孩子建立關係吧,這樣的投資,可以延長一生之久,絕對值得去投資的。當親子關係緊繃時,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職這一方稍稍退一步,留下足夠自由呼吸的空間,讓孩子有空間去思考;當孩子覺得奇怪,進前一步探探虛實時,那時就是個和孩子建立關係的絕佳機會。

 

    當然,如果父母在某些事情上,真的有犯錯,更應該藉這機會坦然又誠實的和孩子道歉,這也是給孩子一個最好的榜樣。同時,孩子也學會尊重父母親,慢慢的,孩子知道父母願意平等的對待他,心門自然就敞開。那時候,親子就可以自行溝通,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就無遠弗屆了。

 

     因此,同理與尊重,是打開僵局,進而發揮父母效能的首要策略。

 

    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呂佳珍心理治療師 的頭像
    呂佳珍心理治療師

    Ms. Janet Lu呂佳珍心理師部落格

    呂佳珍心理治療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